明朝的官服——古人的品味与智慧 环球观点
明朝的官服,以象征官阶的官服为主,同时还有朝服和常服。在明代,除文官以外,武官一般都穿蟒袍、飞鱼服。按品级不同,对应不同的朝冠、蟒袍和飞鱼服。明朝皇帝礼服有常朝冠和礼服两种。常朝冠又称常冕冠、上公冠冕、天官冠冕等。
明代的五品以上官员加三品顶戴花翎;七品以上加二品顶戴花翎;六品以下则在原来顶戴花翎上加一根穗子,也就是“插一红翎”。凡有品级的文官在朝服前加上团花,武官在朝服前加翎花。文官官袍前胸后背各有补子一个,武官官袍前胸后背各有补子两个。
明朝官员一般穿黑色朝衣,有些官员还可穿紫色等颜色的朝衣。这种颜色不同于明代以前其他朝代的衣服,后来又衍生出了不同颜色的“补子”。
(资料图片)
明初补子
明初的补子是长方形,发展到中期以后就出现了长方形的补子,一般有四块,正面一块,背面两块。正面是“大定通宝”等字样,背面是“永乐年制”等字样。这是明朝前期补子的典型特征。
洪武七年(公元1375年),朝廷曾下令:“一品大员之服色与一品官相同。”
“一品大员之服色与一品官相同”指的是三品以下官员,他们的补子只有一种颜色即紫色。此为明朝前期的补子形式之一。所谓“二品及以上官服紫,三品至五品官服黄”。
在洪武年间以前,补子还没有现在这样复杂。
在明代中期以后补子就变得复杂起来了:文官使用直纹绣蟒纹图案的补子;武官使用一种类似于今天军用背心上面有格子状条纹的补子;武将使用绣有一条小龙、一条麒麟纹图案的补子等等。
总之明代中期以前补子的造型形式多样化、丰富多彩,明代中期以后才出现了单调甚至还有一点点呆板和俗气的样子。
补子的演变
明朝补子的种类很多,但是以金色为主,多以龙纹。文官的补子是龙,武官的补子是凤。补子上的图案既有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动物、植物等,也有神话故事中神仙使用的兵器、宝器等。比如,文官官袍前胸后背各有一个补子,武官官袍前胸后背各有两个补子。
补子虽然是用来补衣服上不足之处的,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穿到衣服上去。需要特殊资格和场合才能穿。
明代皇帝官袍上绣满了各种花卉、鸟兽、山川和文字等图案,体现了皇室气派和皇权至上。在皇帝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穿这件衣服;而在国家大事上,如祭祀、礼仪活动等场合则可以穿上它。
由于不同朝代有不同颜色补子绣的图案不一样,所以形成了“补子”这个独特的服装图案。这也是中国服饰文化一个独特之处:既有表现皇权至上的权威,又有代表民族融合、吉祥等象征意义。其中,吉祥和平安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
补子质料的选择
明朝补子的质料主要有绫、罗、绸、缎和纱等,根据其使用频率,可分为礼服和便服两类。补子的颜色多为大红、紫红或绿青,图案一般采用龙、凤和飞禽等。如在礼服上所用的补子一般为镶金,上面有云龙纹,为金黄色;常服上的补子则多以镶珠为主。
补子上所绣的龙和凤都是吉祥喜庆之物。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,利万物的神异动物;凤则是传说中百鸟之王。古人认为龙是从天上降下人间,居于屋檐之上;凤则是从天上飞来的仙禽之王。因此,凡是龙和凤都具有强大的法力和威严。
一般补子上都会绣上一个龙纹或凤纹,以示庄严肃穆;也有的以双龙纹作为补子边缘的装饰;有的还会在龙或凤前面加一些云纹等。
补子上刺绣图案的变化
明代官袍的补子上绣有吉祥图案。传统吉祥图案包括“鹿鹤同春”“四蝠捧寿”等,常在两肩及两边袖边绣以蝙蝠、灵芝、鹿、仙鹤等。其中,“四蝠捧寿”是传统的民间吉祥图案,常见于戏曲中。
明代官袍的补子上绣制的是传统纹样——双线回纹样。但在明代,回纹是单独作为一种纹样出现的。由于双线回纹对针法要求非常高,因此一些有钱人家也会专门请人来绣,通常一件衣服只会绣两种或者三种花纹。
明代补子上所绣纹饰,主要分为龙凤、麒麟、鹿和花卉四个部分。龙是神性最强的一种神兽,在民间被视为祥瑞之物。《诗经·大雅》中写道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龙在古代与凤、龟一起被誉为“三灵”,是至尊的象征:凤的嘴最大且为红色;龟被认为是长寿之物;龙则被视为神性最高的神兽。
补子的材质和花纹形制的变化
补子的花纹形制,一般是依据其用途而定。在明朝之前,多为“狮子”、“海马”等动物花纹。而在明代,由于皇室重视补子的作用和美观性,所以补子的花纹多以牡丹、莲花、灵芝为主。
明代补子的式样也与之前有很大差异,主要是用花丝等材质制作而成的,如云纹、夔龙纹等。这些花丝图案也是按照官阶大小来定的:一品用白云龙纹;二品用缠丝云龙;三品用团龙;四品用金线;五品用银线;六品用彩线;七品用银线。
文官补子上的云龙纹呈纵向排列,称为“一朵”或“一团”。实际上,这是一种简化后的“加花”,是明代官服装饰上的一大进步。
补子的装饰作用
补子的颜色主要有两种:黑色和青色,同时又分为不同的款式。明代早期的官服,衣身上面没有图案,只用一根绣带把领子、袖口、下摆连接起来。随着服饰的变化,明代官员身上的补子也越来越多了。
明代初期官员身上没有图案的补子叫“直身”,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很多图案补子。像“百子如意”就是用30根绣带组成的图案;还有“麒麟补子”就是用6根绣带组成的图案;还有一些简单明了但又不失优雅大方的补子是用2根绣带组成的图案,如“双龙团花”、“花卉纹”等。
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衣服设计和工艺上都已经很精致了。
补子搭配衣服和装饰物品
明朝补子和衣服的颜色相同,也可任意搭配。
根据明代规定,文官绣日月星辰,武官绣云龙纹。
一品官只有龙、凤、龟三种,二至五品为蟠龙。
由于补子有多个颜色,因此为了美观,许多补子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平铺拼接而成的,又被称为“搭花”或“花绣”。
对于补子的佩饰也有严格规定,补子钮座上方应镶嵌一块玉;钮座周围用金线绣成龙凤呈祥、富贵呈祥、松鹤延年、长春不老等图案;钮座下方绣灵芝纹和云纹样。
关键词: